于正没完没了,毁的不是陈哲远,而是吴谨言,是欢娱所有演员。一个月得罪三个平台,于正以后是打算自演自嗨么?
前有白鹿跟曾舜晞合作,暗讽曾舜晞,导致两家矛盾升级,别忘了,白鹿是桃太女,但人曾舜晞还是桃太子呢。

后有吴谨言跟陈哲远合作,于正直播暗讽平台,腾讯直接把剧转给了芒果台,于正依旧不依不饶,公开撕破脸,贬低陈哲远靠吴谨言过会。
《御廷谣》原定吴谨言(欢娱艺人)与陈哲远主演,因番位问题陷入僵局。于正多次公开宣称:初期称吴谨言”单人过会”,陈哲远”不愿二番”致项目延期。

后期改口称陈哲远与另一演员”未过会”,平台才回头找吴谨言合作,并附加条件(如塞入欢娱配角)。
前后矛盾的说法使吴谨言陷入”备选”争议,陈哲远则被贴上”强塞”标签。
称陈哲远”永拒也挡不住吻上来”,暗示其主动求合作。将番位问题归咎陈哲远粉丝”叫嚣”,却未制止己方粉丝攻击。

于正”备选论”削弱其市场公信力,暗示其缺乏单扛能力。剧组未开机已因番位争议对立,影响创作状态。原定3月复工推迟至7月,错过黄金档期。
对陈哲远:简直无妄之灾,被动卷入骂战,本人全程沉默,却因于正言论遭网暴及”耍大牌”污名化。

项目价值贬损:于正暗示剧集”三无”(无爆相、无品质、无收益),打击观众期待。
现在多家制作方表示”避雷欢娱演员”,恐被于正言论绑架。如张楠等欢娱新人被曝遭平台抵制,因资方担忧”欢娱大礼包”。
《御廷谣》未播先被唱衰,豆瓣小组涌现”埋剧”号召。通过”骂战—热搜—引流”模式炒热度,却使艺人沦为牺牲品。

吴谨言从”延禧大女主”沦为”争议复出者”。陈哲远从”扛剧生”被塑造成”争番咖”。
于正以”护犊”之名行”毁人”之实。其将吴谨言置于”争番工具人”地位,使陈哲远承受无端攻击,最终暴露欢娱艺人缺乏自主话语权的困境——老板的”戏瘾”正成为旗下演员事业的最大风险源。
于正如今,不仅网友反感他,内娱演员反感他,平台对他也是避之不及,动不动发聊天记录,动不动爆别人跟他说的坏话,这样的人,身边即使有朋友,也是假朋友……
欢娱演员,有这样的老板,不幸大于幸运……
大家觉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