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尚珺终于组建团队直播了,这是“高考十六郎”的最后救赎

文丨将爷

果然和我之前判断的一模一样——唐尚珺终于组建团队,放开架子,搞直播带货了。

先来看一下今天中午的报道截图:

唐尚珺终于组建团队直播了,这是“高考十六郎”的最后救赎

红星新闻这标题,直接把关键信息塞满了——高考16次、36岁大学生、组建团队、直播创业……

恰好,昨晚我也刷到了唐尚珺的首播,还在那呆了一阵,听了下这个“高考十六郎”的闲聊,也有些感慨。

唐尚珺现在选择,完全符合之前我对他“个人实现”的建议和判断。

我不是马后炮。先列两条上半年写的关于唐尚珺文章,直接截屏给大家看。

第一篇叫《》。

唐尚珺终于组建团队直播了,这是“高考十六郎”的最后救赎

这文章针对他因为外出参加活动被人举报,搞得特别狼狈,我劝他赶紧退学,用心做自媒体算球。

具体内容大家可以打开超链接来看吧。

总之,我绝对不是在日撅他,而是真诚建议他退学

那时,唐尚珺大一转专业已经失败了,还在学那个信息工程,自己很不喜欢,搞得很累心,连滚带爬的,也就是为了混张毕业证。

他自己一再说,毕业后,是肯定不会干那个专业的事。他要搞教育。

事实上,在上大学后,唐尚珺除了应付考试,平时都在忙着搞小视频。半工半读的,“既要”“又要”的,挺尴尬的。

现在学历红利真不大了,网红生命周期又那么短。我认为,他还不如聚焦一下,直接下场,及时变现,同时提升自己做网红的硬实力。

那篇文章结尾,我这样说:

唐尚珺终于组建团队直播了,这是“高考十六郎”的最后救赎

当时,我已经明确说,留给唐尚珺做网红的时间不多了。 反而,以后混学历的时机还很多!

第二篇文章叫《》。

唐尚珺终于组建团队直播了,这是“高考十六郎”的最后救赎

当是,针对他与张雪峰连线时的心心连连做网红,我认为,需要抓住最后的社会影响力,保住自己流量底座了。

不想再重复自己观点,我还是截屏一下这篇文章的结尾吧:

唐尚珺终于组建团队直播了,这是“高考十六郎”的最后救赎

总之,我是基于是非、利害、价值三个层面分析,主要是从利害关系出发。 认唐尚珺,是应该抓住16高考这个荒诞又神奇经历,给他人生带来的所谓赋加值。

尽管,这个机会很吊诡的,很荒延,但,世事如此,他只能做网红。也应该做网红了。

一说到做网红,总有人会来骂,说这个身份太低贱了,说我格局太小了,眼睛掉到钱眼里了。

恰好,今天中午,我看到一篇文章,标题叫《不敢卖,你就等着穷死》,也算是个爆款。

唐尚珺终于组建团队直播了,这是“高考十六郎”的最后救赎

作者回忆他的父母当年赶场贩卖的故事。因为能放得下面子,父母才讨得到生活。 最后,他感慨说,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,他一直都在等一个契机,勇敢地面对镜头,去搞直播。

都是出来卖的,都是为了挣钱。挣钱,在哪个年代,都不丢人,都是正当的事。

从昔日小商小贩,到现在销售精英,这个职业肯定有其最高贵的一面

网红,就是在网上直播卖东西,这就是个基本营生手段,当然无可厚非。做得高级点,还能称为文化摆渡人。

新业态就是这样的,每个人都离不开平台经济,视频也是语言,是渠道,是平台,是接口。

所以,从头至尾,我赞同唐尚珺做网红,没有半点讽刺,没有半点挖苦,没有任何道德歧视

我完全是从一个互联网研究者的角度,从个体人生价值利益最大化角度,劝慰唐尚珺放下包袱,轻装上阵,安心做网红。

一直以来,我都在强调一个写作恒定主题,就是“个人实现”

个体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提升,在今天,是需要系统性思维的。

我们得把个体命运放到特定环境,放在特定文化状态,以及个人既有资源的语境,来寻找代际向上流通之路。

说白了,每个人都要学会盘活有资源,最大程度实现自身价值

说实话,这方面,唐尚珺曾经蛮傻逼的,甚至,一直到去年高考填志愿,仍然属于地道的傻缺状态。

一个人,高考玩了16年,考上过上海交大、厦门大学、中国政法大学这些学校,都不去读,非要想上清华,完全就是个二百五,是典型的真没见识。

唐尚珺终于组建团队直播了,这是“高考十六郎”的最后救赎

包括前年去年他高考填志愿,我都觉得是个纯粹弱知,前年填得竟然滑档了,去年分数那么高连个师范都捞不着,最后被扔进师范类大学读信息工程,这不就是纯种二逼的选择嘛。

唐尚珺的人生,充分证明了选择大于努力。 过去,他选错了。这次,在做不做网红的路上,我认为,他选对了。 这,或许就是“高考十六郎”在完成最后的救赎。 要知道,这哥们以前家底还是很薄的,父亲都去了天堂了,家里还有白发亲娘呢,也是到了让老人家好好享福的年岁了。 这时候,他最需要的,当然是及时变现,当然就是通过网红身份转化来更多的现实利益。

毕竟,一毕业,哥们就40岁了。不惑之年,应届生都过了考公年纪了。 保不无用功,唐尚珺生个儿子,能打酱油时,他已经成为年过半百的老人了。

唐尚珺之前也零零散散直播过,很显然,他需要通过系统性地介入,来弥补其智识和文化的短板,来达成吸纳和输出的同频共振效果。

不得不说,唐尚珺的用户是很精准的,他在某音粉丝有94万了,这些粉丝是可以清晰画像的,他们很多都是学生群体,有些也是曾经或正在被高考侮辱和损害的人。

所以,在唐尚珺那里,这些网友很容易得到共情共鸣。

用户是聚焦的,情绪价值是有的。于是,这种可衡量和描述,给唐尚珺带货提供了清晰指导。

比如,昨晚,我看他在卖红糖。这不仅是因为天气冷了,更重要的是,红糖是绝大多数女生必需品。

我估摸着,他找女主播,也方便以后卖卫生巾。

唐尚珺团队用的是校友。除了 2名女 生 主播, 估计还有技术运营人员, 这些年轻 在每个周末直播, 这 符合大学生创业的一切特质。

其实,在高校,这也叫人才。在今天,人才是不再被传统定义的,也不应该被权力定义,还不应该受集体意识定义。

最重要的是,市场说了算。对,我是指正当的干净的市场逻辑。

从唐尚珺身上,我甚至都会想到自己。如果不是生活在体制的夹缝中,如果不是太自以为是,舍不得脱下身上的长衫,我也想,也需要出来卖。

迄今为止,我就抛头露脸过一次,上周五晚上搞过一场直播,有6千多人来看,我就跟演讲似的,狂扯了两小时,只卖了几百套这种便宜到我自己也不敢相信的“双十一”福利套餐。

知易行难。试过之后,我更加笃定相信,不要以为做网红是没文化没技术的事。这个行业到今天,已经有闭环了。

一个人有流量,有时可能是因为福报。 但,真守得住,就是能力了。

现在,唐尚珺终于下场直播带货了,我认为,这是他在走出精神内耗,是勇敢而理性的选择。

考道万古如长夜,网红是非如浮尘

尘埃落定之后,我们能够和生命和解,一定是因为实现了真正的救赎。

唐尚珺,做网红,或是在完成他的人生最后救赎!

ps:全文完,共2460字。目前,我的《不负经典》“签名+钤印”版,只在这个公号上了链接,大家打开购买链接,还有个超接福利,就是除了我的这本签印版,还搭上阿来、陈忠实、苏童等顶级作家的四本书,一共只需75元,即,其他4本经典书一共才30元。

这是超级划算的套餐,是“双十一”出版社专门给人格志的福利,喜欢的朋友别错过。

欢迎大家扫能加我一个,或者加好友,以保能及时找到我,期待一键三连,谢谢各位!

请欢迎关注人格志视频号,方便我们在直播间交流: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